时尚报道 | 加拿大鹅“双标”引热议 国际品牌年内频“翻车”

来源:财经网  作者:孟令津 2021-12-03 13:20

孟令津/文

服装行业质量问题频发,引业内外热议。本周,奢侈羽绒品牌加拿大鹅连续因“中国大陆线下门店不予退货”、“产品质量暴雷”等问题登上热搜。

虽然事后加拿大鹅官方微博发布说明,澄清所谓“加拿大鹅规定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的传言,并声称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款退货。

但从网友的相关回复可以看出,显然中国消费者已对加拿大鹅逐渐失去“耐心”。负面问题牵扯出的是整个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一边赚国人的钱一边割韭菜的“吃相”的确不雅。

加拿大鹅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引上海市消保委介入

10月27日,贾女士在上海国金中心商场地下一层LG1-58号“加拿大鹅”专门店,以11400元购买了一件型号为9512M的羽绒服后,被店员要求在抬头为《更换条款》上签字,而这份《更换条款》上写明:除非相关法律另有规定,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货品均不得退货。

值得注意的是,贾女士购买的这件加拿大鹅羽绒服存在商标绣错、缝线粗糙、面料刺鼻等问题。此事一出,便在网络持续发酵。

财经网生活就此对加拿大鹅官方旗舰店客服进行询问,其表示:“对CANADA GOOSE实体店铺情况并不了解,不方便回应,但品牌官方旗舰店所售商品均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保障,可在商品及包装保持出货时原装且配件齐全(吊牌未剪 、未使用、未洗涤)且在不影响再次销售的情况下,在签收之日后的7天内享受无理由退换货服务(限中国大陆地区),如有纸质发票还请一同寄回。”

随后,加拿大鹅于12月1日上午在其官方微博发布Canada Goose加拿大鹅中国大陆地区退换货政策声明,澄清所谓“加拿大鹅规定中国大陆门店不得退货”的传言。声明显示,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大陆地区专门店售卖的产品可以退款退货。

但此时,细心网友发现加拿大鹅国内外的退货政策存“双标”:该品牌全球官网显示购物30天内无理由退款,而在中国的退货时长缩短至7天。

为此,上海市消保委就消费者所关心的加拿大鹅专门店的《更换条款》的公平性合理性问题,专门约谈了加拿大鹅公司。

针对加拿大鹅提交的《更换条款》说明,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有三个问题:一、消费者如果在加拿大鹅购买了一件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退换货?具体流程是什么?二、为何加拿大鹅退换货政策不同国家区域会不一致?三、虽然加拿大鹅公司今天在说明函中有提到关于7天无理由退货,但并没有提到加拿大鹅全球官网上购物是30天无理由退货,而在中国执行的是7天,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由于加拿大鹅公司对于以上三问没有进行明确答复,上海市消保委对该公司提交的《更换条款》的正式说明表示不满意,下周还将约谈,具体时间待定。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就该维权事件发声,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首先消费者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消费者愿意接受歧视待遇。作为任何一家企业进入一个市场以后,它首先要遵循当地市场的交易惯例,很多外企认为中国市场的交易惯例是7天,线上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这确实是事实,而国外可能根据交易惯例会有更长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市场是加拿大鹅的主要市场之一,并且它在中国市场能够进行销售获取的利润也相当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加拿大鹅应该在中国市场给到消费者更好的福利、更好的保障,这一点我们在磋商中也在积极和加拿大鹅公司进行沟通,也希望能够有非常好的结果。”

一方面加拿大鹅迅速在中国扩张“吃尽”红利,另一方面又对中国市场采取“双标”政策。这种不公平待遇,引起越来越多消费者不满。

据财经网生活梳理,加拿大鹅初入中国是2018年,当年其先后于中国香港和北京开设两家实体店铺后开启中国的扩张之路。目前该品牌中国大陆地区门店共有13家,占其总门店数三分之一。

另据该公司财报显示,加拿大鹅中国销售已连续两季度呈上升趋势。截至6月27日的三个月内,其销售额同比上涨116%。最快从疫情中恢复的中国市场则成为其主要增长引擎,直营零售销售额同比大涨188%。

截至9月26日的三个月内,该公司销售额增长19.6%。直营渠道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录得85.9%的涨幅。财报发布后,加拿大鹅的股价于11月5日上升近20%,随后一路震荡走高,到11月16日创出新高53.64美元,总市值超57亿美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鹅负面事件发酵后,其股价持续下滑,12月1日(周三)更是大跌7.42%。截至12月2日收盘,其股价下跌4.58%最终报收39.39美元。最近1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22.23%,市值最高缩水1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4亿元)。

此外,财经网生活由天眼查获悉,加拿大鹅关联公司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由Canada Goose Asia Holdings Limited 全资控股。自2018年7月起,该公司在中国已投资成立12家分公司,除希计(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已注销外,目前存续状态的企业有11家。

国际品牌年内因质量问题频“翻车”

事实上,国际品牌因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原因在中国被罚的情况并非凤毛麟角,众多国际品牌因产品质量问题惨遭罚没。

今日,迪奥分店也因销售劣质T恤衫被罚登上微博热搜。财经网生活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第四专卖店新增行政处罚信息,因其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9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约0.4万元。

具体事由为,当事人销售由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发货的T恤衫,使用说明项目和纤维含量不合格。

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第四专卖店于2020年9月25日上柜销售由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发货的货号为843T03TA428的T恤衫170/88A、165/84A、160/80A各一件。2020年11月17日,国家丝绸及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到当事人现场抽检上述T恤衫170/88A一件,备样165/84A一件,并于2020年12月30日出具《检验报告》。

经抽样检测,本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所检项目共14项,其中使用说明项目和纤维含量项目不符合规定,综合判定为不合格,复检后纤维含量仍判定为不合格。

值得玩味的是,国际品牌今年在中国被罚已成常态。据财经网生活不完全梳理,虚假宣传、质量不合格为各品牌主要被罚原因。

其中,GAP曾因销售不合格女童牛仔短裤,生产、销售不合格男士羽绒服、男童牛仔裤被罚;哥伦比亚羽绒服将鸭绒标为鹅绒及虚假标注面料成分被罚款1万元;迪卡侬今年也多次因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罚没;阿迪达斯则于近期因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被罚款4.5万元。

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消费观,“头顶光环”的国际品牌如果还对中国保持以往的营销思路,除不合时宜外也无法在中国长期立足。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才是令品牌持久的“良药”。

编辑:孟令津

相关新闻

要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