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3个集体、6名个人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截至目前,北京地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3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其中北京占1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
随着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由2014年的3.5万场增加到2023年的8.2万场,举办民俗活动由1.3万场增加到1.8万场。非遗+各类业态“频频上新”,探索非遗文化资源越来越规模化、场景化和时尚化。
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2024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规模为历次天津主场之最,室内外展览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参展非遗代表性项目200余项,参展参演传承人300余名,展品达上千件(套)。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在天津美术馆举办的京津冀非遗联展由非遗“拾”光·遗脉同源展、匠作“拾”光·遗脉相连展和“拾”光造物·遗脉相承展组成。其中,“非遗‘拾’光·遗脉同源展汇聚了京津冀三地近百个特色非遗项目,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用时令古诗、古谚展现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向参观者普及节气背后的文化常识,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数据显示,此次活动日均客流量5万以上,累计参与50万人次。
除了活动规模,创收规模上非遗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作为中医鼻祖岐伯用来防病治病的药囊——纯手工庆阳香包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兰芳的带领下大放异彩。2012年,刘兰芳建立了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运作模式,覆盖庆阳香包传承、设计、销售、展示各个环节。至今,已开发出200余款产品,年产值达6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8000余家,为200余名应届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再如2019年,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设立了泽当毛哗叽手工编织非遗工坊,进行编织技能培训和产品生产。2023年该工坊总产值达860万元,带动当地80人就业,助力人均年收入增收3.2万元。
眼下,非遗与景区的融合也击中了很多游客的心头所好。据统计,我国80%的A级旅游景区融入了各类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今年国庆期间,唐山饮食文化博物馆(唐山宴)门前就排起了长队,这座可以“吃”的博物馆不仅集合了150余种唐山特色小吃,还有20余种非遗传统美食;又如今年6月,江西省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保留最完整、最古老、最大的柴窑徐家窑复烧点火,每月开窑也成了景区一项固定的文化活动。
但其实在场景选择上,更多非遗体验和交流活动会青睐于选择文物保护单位或非遗体验基地,好处就是可以集展示、体验、研培等功能于一体。2024年7月22日,北京非遗体验中心正式开始运营。北京非遗体验中心坐落在和南锣鼓巷咫尺之遥的沙井胡同内,其院落为清代晚期四合院,总占地面积2200.3平方米,院落内设有15个大小展厅和体验空间。非遗展示和体验皆以“合”为主题,寓意四合院之“合”与非遗之“合”,和合共生。这也是北京首个市级公益性非遗体验基地,围绕重要节日、节气、纪念日等,举办一系列非遗体验和交流活动,既以京味生活与精妙器物生动展现北京非遗的华美悠远,也以传承传统与创新时尚呈现北京非遗的青春靓丽。
如何让古老的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们的生活,研究当下受众关注热点、适应当下科创风潮成了优质之选,例如符合当下受众视听需要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多语种短视频《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等。除了拓宽宣传展示渠道,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也很重要。天津第五届“非遗购物节”就采用了户外直播的方式,汇集了5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287款产品,涵盖食品、服饰、康养等多个领域,让观众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随时可以一键下单非遗好物。
随着非遗越来越规模化、场景化、时尚化地融入当代生活,其火起来的背后到底蕴藏哪些规律,带来何种启示?在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数字化·新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创新案例选》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研究认为,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播实践的覆盖面、纵深度不断拓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践方向:一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聚力培育品牌传播项目;三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四是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常态化。
(综合国家统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中国文化报、甘肃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环球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