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改造提升步行街,优化街区环境,增强文化底蕴,规范运营管理。
在“文化+商业”已经屡见不鲜的当下,人文价值和商业逻辑早已“一体双生”。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消息,2024年1-10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61255.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6%。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长较快,增幅为38.7%;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4.2%、11.5%。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中发挥“文化+商业”的叠加作用对于引领和创造新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而如今,文化叠加商业的“市场打法”早已不再简单拘泥于艺术装置和艺术噱头,而是越来越多地去关注“文化+商业”相互流动下的强大磁场。
商业空间需要文化体验
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商场开始逐渐意识到,吸引顾客不仅要靠丰富的商品和舒适的购物环境,还需要适时适量地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
2024年《中国商业空间发展报告》称,高达80%的消费者表示,在商场中体验到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氛围,会大大增加他们的购物愉悦感。今年,东方新天地就先后推出了“龙腾东方” 时尚文化雅集、萌友生活节等多场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顾客。“东方新天地是潮流所向的购物天堂,也放松娱乐的休闲圣地”,而引入人文类元素能为消费者创造更有意义的购物体验,增强对商场的满意度,对于后续商场的人文活动安排,东方新天地透露:“我们马上会有人偶见面会的大型落地活动”。
艺术氛围的打造还有助于商场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比如提到火星、科技、人文、潮流等关键字眼,SKP-S一定榜上有名。在空间语言和设计灵感上,SKP-S以独特且富有具创意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段“人类移民至火星的生活遐想”。此前“未来农场”里的机械羊群、火星博物馆里展出的飞船齐柏林模型,以及SKP RENDEZ-VOUS书店里由中国艺术家马晟哲以电脑“发疯”后所产生的视觉画面为灵感制作的墙上喷绘,都让大众感到震撼。对传统购物模式的颠覆,对潮流文化的思考,对创意和艺术的尊重,都体现在这场文化与商业的共生交织中。再如,重庆光环花园城创新设置的“鱼跃龙门”景观装置、深业上城今年6月打造的《冯唐“我是猫”艺术展》全国首展等,都为消费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独特体验感。
艺术“感知力”重构消费格局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使得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愈发紧密。在现代社会,艺术不仅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成为了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今年11月15日开业的长沙观沙岭招商花园城。数据显示,开业当天,长沙观沙岭招商花园城项目成绩惊艳:客流超21万、销售额超1006万、累计会员超15万。除了众多首店、品牌店之外,艺术空间的打造也成为了这个新兴项目取得亮眼成绩的重要一环。项目以“有机生活,无界融合”理念,打造了月亮之岛、月梦花园、云上空间、观沙步道四大特色场景空间。其中,月亮之岛、月梦花园以湘江西岸的地标目的地月亮岛为设计灵感,融入现代建筑艺术语言与绿色生态设计风潮,为大众带来了在艺术与时尚之间遨游的别致享受。
此外,组织各类展览、主题活动、现场演出等,也成为有效吸引客流,促进消费者与商场强关联的选择。比如,让各大商场每年鏖战的“店庆活动”、法定节假日各大商圈五彩缤纷的文娱活动、各类联名主题快闪活动等。银联商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北京市举行多个主题活动推热消费氛围,祥云小镇商圈、西单金融街商圈、双井商圈消费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倍、2.7倍、1.7倍。另据雷报的不完全统计,年内上海的主要商场举办的快闪活动至少有193场。其中,今年4月在上海静安大悦城推出的Chiikawa x Miniso主题快闪,首日10小时的销售额达268万元,单日客流突破10万人次大关,全展期39天的销售额超过2610万元。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文化艺术边界与商业空间正在弥合,交互性和链接性都变得更强,叠加下的惊喜与能量也更大,引入文化空间逐步成为商圈或商场增强消费体验、塑造品牌形象、吸引客流、赢得顾客忠诚度和美誉度的有效策略之一。
文/张静芸 编辑/徐楠